公告:
祈求保生大帝庇佑國泰民安,風調雨順,疫情早日消除。
福德正神
當前位置:首頁 > 奉祀神祉 > 福德正神

通稱「土地公」,是管理土地的神,在傳統文化中,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,現代則多屬於祈福、求財、保平安、保農業收成之意。

『福德正神』俗稱“土地公”。是上古即有的『社神』。公羊傳著:〈社神者,土地之主也〉。通俗篇說:〈今凡社神,俱呼土地〉。左傳昭公二十九年:〈社稷之神為上公〉。社式註:〈用幣於社,謂請教於上公〉。後漢方術傳亦有“社公之名,通稱為公,後世遂稱土地公”。禮記說:〈仲春之月,擇元日命民社〉,稱為社日,歷代均有公定日期。白虎通說:〈古者自天子下至庶民,皆得封土立社,以祈福報功,其所祀之神曰社,其祀神之所亦稱曰社。〉及〈人非土不立,非穀不食,故封土立社,示有土地也。〉

據春秋左式傳說:炎帝神農式的十一世孫句龍,在公元前二千五百多年時的高陽氏時代,因為平定九州有功,官居后土之職,並封為上公,他死後祀之為社。而成為土地公。按土地公係社區性的神明,但中國人的地方即有土地公。如今且進入每一個道教家庭。很多人也將土地公視同財神奉祀,成為香火最盛的神。也印證了“有土斯有財”的社會心理。但土地公與皇地祇由於神格不同,則不可混為一談。每年二月初二日為土地日。另按土地:在城鎮稱“福德”,在鄉村稱“土地”。今者各地土地祠紛紛配祀其他神格高於土地的各神,則不符土地廟的傳統規制。

“土地公”的正稱是:『福德正神』,民間俗稱:『土地公』,也有稱為『福德爺』、『伯公』、『大伯爺』、『后土』或簡稱『土地』。

傳說在帝堯時代,有一位專門教導人們耕種方法的農官,後代的人為了感謝他的恩德,就把他奉為土地神。

土地公是每個地方的守護神,所以各地的土地公都有不同的傳說故事。現在舉其中的一些傳說讓大家知道:

相傳從前有一個收稅官,名叫張福德。生於周武王二年二月二日,從小就是個天資聰穎又極為孝順的小孩;三十六歲時,當上朝廷的總稅官,為官廉正;到了周穆王三年才過世,享年一零二歲。他非常愛護百姓,如果百姓一時繳不出稅,他會寬緩些日子;要是真的沒有能力繳稅,他就自己拿錢貼補;百姓遇到困難,他也會盡力去幫助他們。每天就看著他流著汗在田埂間、市街上奔來跑去,為人們的事情而忙碌。

他死後,新任的稅官很壞,他不但催逼百姓納稅,更時常虐待他們。沒多久,大家就非常受不了,感到痛苦萬分。百姓懷念張福德的好處,於是在田野中風景最好的地方為他和張夫人立祠,尊稱他為『福德正神』,他們就成為當地的土地公、土地婆了。百姓們常去燒香祭拜,向土地公祈求庇佑。因此生意人常祭拜牠。

另傳土地公為周朝士大夫的家僕名叫張福德。為避免讓小姐受凍,乃脫衣給小姐穿,自已只穿單薄的衣物,卻因受不了寒冷的天氣而凍死。就在此時,天空顯現『南天門大仙福德正神』的景象,士大夫感謝祂的恩德,於是建廟奉祀。

或傳秦始皇暴政,徵民建築萬里 長城,孟姜女之夫韓紀郎受徵,不幸死於城下。孟姜女尋夫不遇,哭倒萬里 長城,露白骨無數,無法識別。時一老翁稱:以妻血滴白骨,若白骨染血必為夫骨。並激其無法尋得,若尋得願為其守墓。孟姜女滴血尋找,終得夫骨,該白骨因潤血淚,漸生筋肉,似將生還,時老翁再現,並謂:可裝袋背負。孟姜女依其言,遺骨忽復原狀,孟姜女大怒,要老翁為其夫守墓,此為后土傳說由來。周武王時,贈封后土,後世尊為土地公。這就是在民間墓地前方必有「后土」守墓地之神的由來。

『土地公』很仁慈,笑容滿面,平常樂善好施;而『土地婆』卻很自私,整天都板著面孔。土地公看見世界上許多窮苦的人,吃不好,穿不好,住不好,便設法使他們致富,使他們能過舒適的生活;當土地婆知道這件事後,卻加以勸阻,以後土地公就不再幫助別人致富了。後來土地公看到有人死了,他的家人哭哭啼啼的,實在悲傷,又動了惻隱之心,想設法使死人復活過來,好讓喪家轉悲為喜;土地婆知道後,又加以勸阻,土地公於是又打消了這個念頭。由於土地婆三番兩次的勸止土地公幫助人們,所以人們就不再祭祀土地婆,而只祭祀土地公了。

土地公的正稱是『福德正神』,民間稱他為『土地公』,一般信眾較喜歡稱祂為『土地公伯仔』。

土地公相當於村長,是社神,負責考察聚落內人民的言行、善惡。

臺灣的土地公神像,大都是頭戴員外巾,身穿員外帔,長著長長的鬍鬚,圓圓紅潤的臉,右手拿著金元寶,左手內掩〈護著元寶,免得錢財外流〉,坐在椅上,露出慈祥的微笑,看起來非常和藹可親;也有右手拿玉如意,左手拿金元寶;或有一手拿元寶,一手執如意或柺杖〈據說柺杖是土地公的法器,利用它,土地公可以隨時變成各種各樣的人〉,充分表現出慈祥溫和的長者風範。

在以前,人民的生活禍福與土地公息息相關,凡是生育、成年、結婚和喪葬,都要祭拜土地公;生病、外出、殺豬、蓋房子,或受冤枉、社會雜事也都要祭拜土地公。

一般家庭在神明廳裡除了供奉觀音 菩薩、媽祖婆、祖先牌位外,有許多人家還供奉著土地公神像,來守護家宅。

有一句話說『有土斯有財』,說明了現今和古代的“土地”在一般人心目中的價值觀。而在民間對『土地神』的祭祀也就成了一種相當廣泛且普遍的信仰;從『田頭田尾土地公』、『庄頭庄尾土地公』,甚至是『街頭街尾土地公』等等的諺語,都可以印證福德正神在社會上所扮演的重要地位。土地公為地方村社的守護神,管理某一地面、某一地段,故有庄頭庄尾土地公之俗語,以表處處皆奉之、人人皆祀之。生意人、農人奉祀更虔誠。

農曆的二月初二和十二月十六日是土地公的紀念日,所以除了正月以外,商家在每月的初二、十六,更要準備水果或牲禮,燒金紙來拜土地公,為他『做牙』,祈求財源廣進、生意興隆。

二月初二是一年中第一次做牙,稱為『頭牙』,十二月十六日是一年中最後一次做牙,稱為『尾牙』。在這兩天,商店老闆要宴請員工,以慰問他們的辛勞,期勉他們繼續努力工作。舊時,在尾牙餐桌上,一定有一道是全雞,如果雞頭對著某個人,就是老闆要辭掉他,明年不用再來了。如果老闆不想辭掉任何人,就會把雞頭對著自己。臺灣有一句俗話說:『食尾牙面憂憂,食頭牙撚嘴鬚』,就是形容員工吃尾牙時擔心被解雇的惶恐心情,跟吃頭牙時的輕鬆自在,可以說是非常強烈的對比。

土地公也是‘墳墓’守護神,一般墳墓邊會設個小石碑或小石像。大型的公墓、靈骨塔等,還會立個很大的土地公站像,他的右手拿柺杖,枴頭綁著個葫蘆,左手拿金元寶,不畏風雨、不分日夜守護著墓園。總之,土地公宅心仁厚、樂善好施,且具有多種功能,是民間普遍信奉的神明。

土地公雖然地位較低,比不上玉皇大帝、觀音 菩薩、媽祖、等的神格高,卻是民間最普遍供奉的神明,數目多得無法統計。

小的土地公祠,可能只立個土地公小神像,外加個小香爐而已,或是在紅紙上書寫『福德正神神位』,貼在壁上;甚至在路旁也可看到只刻著『土地公』三個字的小石柱。大的土地公廟,還祀有他的配偶神─『土地婆』,和他的屬神『文判官』、『武判官』、『虎爺』。

據說,土地婆很自私,心腸不太好,所以人們不願祭祀她。文判官拿毛筆,站在土地公的左邊;武判官拿令牌,站在土地婆的右邊。他們是土地公的手下,負責調查人間善惡。虎爺被供奉在神案底下,受土地公的驅使。虎爺是象徵避邪、驅逐魔鬼和疫癘的動物。相傳虎爺能治小孩的『生豬頭皮』〈腮腺炎〉,只要用金紙撫摸虎爺的下顎,然後貼在患部,就可以治好了。

通常大廟裡面都備有香燭、金紙、神杯、籤詩等物品,供人燒香膜拜,並藉與土地公溝通,獲悉土地公的旨意。

土地公廟旁,通常種有榕樹、茄苳樹、龍柏、苦楝樹等,可為土地公遮蔭。有的榕樹、茄苳樹甚至因為年代久遠,枝幹茂密粗大,而成為:『榕樹公』、『茄苳王』,受人朝拜供奉呢!

一般廟宇的神祇,不論主神為何,『註生娘娘』和『福德正神』,是最起碼的陪祀神明。


新竹縣寶山鄉大崎村9鄰大雅一街88號 │ 電話: 03-5799926 │ 傳真: 03-5218663 │ 圖文版權:寶山鄉保生宮 管理委員會 │ 統一編號:31799016 │ 技術支援:黃朝賢